
“醫生直接在電腦上調出了我前幾天拍的CT,手機上也可以查閱電子版,看病就醫全程免帶膠片,輕輕松松!”這一幕發生在廣州醫保影像云索引上傳共享試點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頸椎病就診患者黃女士無須重新拍片檢查,醫生在了解病史后,輕松調閱了她近期在省外醫院的CT檢查影像。
今年以來,廣東省醫保局會同省衛生健康委共同建設廣東影像云平臺,統一接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組織多家三甲醫院先行開展醫保影像云索引共享試點工作。試點醫療機構按照國家醫保局《“醫保影像云索引”方案》,對影像數據進行標準化索引編碼,使每份影像檢查有了“專屬身份證”。
據介紹,參保人在試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檢查后,系統將自動生成相應云端影像檔案空間,當前往其他試點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時,經授權核驗,醫生可立即調閱已接入醫保影像云醫院上傳的參保人近期電子影像資料。對于省內符合互認要求的檢查檢驗影像,廣東影像云平臺還會通過醫生工作站自動提醒醫生進行調閱。當次診療過程中,醫生繼續開具符合互認要求的檢查檢驗項目時,系統進一步提醒“重復檢查檢驗”。如醫生評估仍需開單復查,則需在系統填寫理由說明。
廣東還創新性地建立影像數據打包預推送機制,依托“廣東影像云平臺”分布式調度和存儲,通過智能預約和主動推送技術,實現異地影像數據的快速調閱。當參保人通過“粵醫保”小程序查看個人影像檔案記錄時,系統將關聯其近期檢查檢驗記錄,并彈出影像檔案授權推送的建議選項。患者只需授權同意,平臺即可提前將影像資料打包推送至就診醫療機構相應影像存儲節點。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8家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試點,向國家醫保信息平臺上傳影像云索引記錄超過1045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