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力推動各項宏觀政策持續落地見效,全省經濟頂壓前行,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176.9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38.50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39270.75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62067.73億元,增長4.9%。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農產品供應充足
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早稻產量提高,增長1.0%。蔬果及特色農產品提質增產,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3.1%,園林水果產量增長6.3%,茶葉產量增長6.3%,盆栽觀賞植物產量增長5.9%。畜禽生產加快,生豬出欄、豬肉產量分別增長4.6%、4.7%,家禽出欄、禽肉產量分別增長1.2%、1.0%。
二、工業生產增速回升,新動能產業增勢良好
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增速比1—8月份提高1.3個百分點。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2.2%,制造業增長3.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4%。重點行業支撐穩定,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6.3%,汽車制造業增長8.2%,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5.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4.8%。新動能產業增勢良好,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4%、6.4%,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55.5%、33.8%。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先進裝備制造業分別增長7.0%、11.0%、7.8%。部分高技術和新能源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民用無人機、3D打印設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3.7%、15.2%、44.8%、40.3%,新能源汽車、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4.6%、37.6%、55.8%、75.3%。
三、服務業延續加快發展勢頭,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速較快
前三季度,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8%、4.3%。1—8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7.1%,增速比1—7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三大行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9.5%、6.6%、8.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7%、10.2%。運輸市場平穩增長,全省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0.7%、7.4%。其中,民航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增長11.3%、9.6%。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1.2%。全省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2.3%、5.1%,其中,高鐵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4.9%、13.9%,民航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3.3%、6.7%。
四、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加快
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4.1%。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等支持帶動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中,鐵路運輸業投資、水上運輸業投資、航空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1.8%、31.8%、28.9%。工業投資占比達37.5%,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清潔能源投資分別增長2.9%、3.3%。新質生產力發展支持力度加大,研究和試驗發展、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2.7%、81.2%、23.5%。社會民生保障加強,其中體育投資增長20.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1.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0.6%,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2.5%,降幅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別收窄14.9個、9.3個百分點。
五、市場銷售保持平穩,以舊換新相關商品保持較快增速
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9%。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增長2.9%,餐飲收入增長2.1%。基本生活類和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額穩定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0.8%、7.6%、9.2%。以舊換新相關商品保持較快增速,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1.0%、31.0%、16.5%。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3.4%,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線上消費潛力持續釋放,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增長16.2%,增速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快13.3個百分點。
六、居民消費價格降幅收窄,工業品價格總體穩定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1個百分點。9月份,CPI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5%。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1.8%,降幅與上月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下降2.9%。其中9月份下降3.1%,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
七、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42元,同比名義增長4.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87元,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8元,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廣東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定。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仍需加力鞏固。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錨定全年目標任務,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抓緊抓細抓實各項工作,積極應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有效需求、提振信心預期,進一步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附注
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由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產品產量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統計范圍盡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一是統計單位范圍發生變化。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納入調查范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影響。二是部分企業集團(公司)產品產量數據存在跨地區重復統計現象,根據專項調查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重復產量進行了剔重。
2.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范圍是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或提供餐飲服務的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由于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單位)統計范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業(單位)達到限額標準納入調查范圍,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單位)因規模變小達不到限額標準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開業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單位)的影響。
根據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行了修訂,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關指標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徑計算。
4.旅客(貨物)運輸:鐵路、民航、管道運輸量來源于境內各鐵路、民航和管道運輸企業;公路和水路運輸量來源于省交通運輸廳統計調查數據。港口:來源于省交通運輸廳聯網直報港口企業。居民消費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居民可支配收入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5.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