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傍晚,第18號臺風“樺加沙”登陸陽江海陵島。氣象部門預計,廣東天氣有望在26日至27日逐步好轉。
為何登陸時強度明顯減弱?
根據中央氣象臺監測,“樺加沙”在24日17時前后,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沿海登陸。其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40米/秒),僅有臺風級強度,相比其巔峰期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的超強臺風級,要下降許多。
廣東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國杰表示,“樺加沙”是一個體型龐大的臺風,維持“超強”的時間超過了3天,這意味著它需要大量能量維持強度。但是,從24日早晨開始,它在廣東近岸移動超過10小時,陸地的摩擦作用會消耗臺風的能量;另外,海洋是臺風的主要熱源,大陸架海水深度相對淺、熱量供應減少;再加上北方南下的干冷空氣切斷了西南季風給臺風輸送的水汽,所以,“樺加沙”在登陸前后強度明顯減弱。
為何9月臺風頻繁到粵?
9月尚未過完,廣東已成為“塔巴”“米娜”“樺加沙”等3個臺風的登陸地。為何9月臺風頻繁影響廣東?廣東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副首席李芷卉介紹,原因較為多元:
一是在拉尼娜現象(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溫明顯偏高,季風槽偏西,這導致臺風生成位置也相對偏西、后期移動路徑也偏西,容易產生較多登陸或影響我國的臺風;二是南海中北部和菲律賓以東海面海溫偏高,使熱帶輻合帶北推且異常活躍、容易生成對流云團,容易產生多個臺風;三是9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副高持續維持帶狀分布且異常偏北偏西,維持在北緯28度附近,其東側的偏東氣流以及西南季風將低緯度的暖濕氣流不斷輸送到對流云團,副高的高空偏東氣流會引導臺風西行登陸廣東。
廣東省氣象臺24日夜間預計,“樺加沙”雖然減弱,但其風雨仍將影響廣東一段時間。預計25日,粵西市縣大到暴雨轉中到大雨。預計26日至27日,廣東大部分市縣以多云天氣為主,部分市縣有(雷)陣雨,白天最高氣溫逐漸上升。
廣東氣象部門提醒, “樺加沙”登陸后,其風雨仍會影響廣東一段時間,各地需做好相關防御工作。另外,24日凌晨,今年第20號臺風“博羅依”在菲律賓以東生成,未來不排除趨向或者影響廣東,各地需留意“博羅依”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