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河區五部門聯合印發《廣州市天河區加快推動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進一步搶抓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機遇,助力天河低空經濟展翅高飛。
《政策措施》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場景,從技術研發到人才引進,推出共計11條具體支持措施,旨在構建全方位產業生態,最高補貼額度達2000萬元。
近年來,從低空經濟創新研發實力全市領跑,到低空經濟“第一梯隊”持續“領飛”,多個單項指標的“第一”集聚,讓天河在低空經濟領域率先展翼,“飛”在前列。針對性的政策加成,將助力天河進一步激發產業潛力,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
四大目標引領,構建完整產業生態
當下,廣州正全力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之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024年,天河區低空經濟產業實現營收超50億元,同比增長超30%,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區2779項低空經濟專利構筑起創新“護城河”,相關專利數量居全市第一,創新活力澎湃涌動。
瞄準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天河區正以“鏈式思維”推動產業生態優化升級。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多方協同,共筑低空產業鏈生態圈;從核心技術攻關到應用場景落地,從產業孵化到市場拓展,低空力量攜手高飛,助力培育低空經濟新增長極。
天河“低空之翼”,如何翻山越海,飛向全球?五部門聯合推出針對性的“政策包”,為低空經濟發展再添新助力。
據悉,此次由天河區發改局、科工信局、人社局、住建園林局、商務局五部門聯合發布的《政策措施》,明確四大目標,包括加快完善低空基礎設施布局;強化產業創新發展,孵化“現象級”品牌及產品;拓展低空場景應用,推動新業態快速發展;強化人才核心支撐,激發產業人才隊伍活力。
政策體系主要圍繞“完善基礎設施、產業創新發展、拓展場景應用、人才培養培訓”四個維度展開,形成了覆蓋產業發展全周期的支持鏈條。本《政策措施》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正式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相關企業可通過廣州市天河區政策兌現服務平臺進行申報。
11條措施“真金白銀”,覆蓋全產業鏈
《政策措施》具體而有力,以“真金白銀”支持低空經濟發展,覆蓋全產業鏈。其中,設置“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條款,支持企業新建、改建、優化各類飛行器起降場、充換電站、中轉站、備降場和衛星地面站網等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基礎設施,按實際投入的50%分類別給予支持。
在產業創新發展方面,設置“關鍵技術攻關”“產業集聚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等3項條款。支持高研發投入企業成長,年度營收大于1000萬元且研發占比大于10%的,按研發投入的3%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企業積極申報區內及市級以上各產業政策。
拓展場景應用,設置“適航審定支持”條款,按層級分類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設置“低空物流發展支持”條款,按無人機大小對達到一定飛行次數的航線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設置“低空交通航線支持”條款,按城際交通、市內交通、觀光體驗等航線類型,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設置“發展低空公共服務支持”條款,強調政府購買服務對低空的引導作用;設置“金融保險支持”條款,鼓勵運營企業擴大經營性飛行活動規模,引導保險機構推出適用于低空航空器相關保險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措施》還針對低空經濟人才培養培訓設置“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人才支持”,分類分檔給予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企業骨干技術人才推薦名額,每個名額最高給予10萬元支持;設置“低空經濟職業培訓支持”,對培育低空技能型人才的培訓企業按培訓人數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