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隊(中)奪得混合團體A組冠軍,圖為混合團體前三名合影。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比賽羽毛球項目決賽10月26日在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館決出四個年齡組別團體和雙打項目的全部金牌。東道主廣東隊勇奪2金2銀,創(chuàng)全運會群眾羽毛球賽開設以來的歷史最佳成績。
兩人打羽毛球時間加起來近一個世紀
廣州“基哥照哥”摘賽事首金
本次賽事共設四個年齡組別,包括A組(25歲—34歲)、B組(35歲—44歲)、C組(45歲—54歲)、D組(55歲—64歲)。每個年齡組別決出一枚混合團體金牌。此外,B組、C組、D組還舉行男雙和女雙項目,共產(chǎn)生10枚金牌。廣東隊派出由47名運動員組成的豪華陣容,參加四個團體項目以及五個雙打項目的角逐,最終有4個項目闖進決賽。
男雙D組的王明基/李鈞照與男雙B組的顏靜熙/邢福星挺進10月26日上午的決賽,他們?yōu)閺V東隊斬獲1金1銀。男雙D組是上午六個雙打決賽中最早結(jié)束的,因此王明基/李鈞照奪得的金牌也成為本屆全運會群眾羽毛球賽事的首金。
李鈞照今年61歲,王明基今年55歲,分別來自廣州海珠區(qū)和番禺區(qū),兩人打羽毛球的時間加起來接近一個世紀,更是廣州市業(yè)余羽毛球品牌賽事“市長杯”的常客。他們此前各自參加過一屆全運會群眾比賽,本屆全運會是兩人首次搭檔,也是首次奪金。賽后兩人都很激動,李鈞照說:“8年前全運會首次設群眾羽毛球項目我就參賽了,但當時遺憾未能獲得佳績。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現(xiàn)在終于有了回報,這枚金牌的分量很重!”王明基認為,全運會與普通業(yè)余賽事相比,在組織、著裝、儀式感及氛圍等方面完全不同,規(guī)格更高,個人榮譽感也不同。
至于如何慶祝奪冠,王明基透露:“我會先陪伴家人,因為備戰(zhàn)全運會的關(guān)系,我總是不在家,還會請球友們吃飯。”
在總結(jié)本次全運會參賽經(jīng)歷時,王明基首先感謝廣東隊教練團隊在訓練和比賽上指導有方,他尤其感謝負責場外指導的教練馮寒。“當然還要感謝搭檔照哥給我的幫助,他的堅持與執(zhí)著很讓我感動,還有一直支持我的球友。”
李鈞照也感謝基哥帶著他不斷適應、投入比賽。原來,兩人都是讀小學時“吃過夜粥”的。隨著大家對健康體質(zhì)的追求精益求精,全民健身意識越來越強,兩人一直打下來,平日最愛參加羽毛球比賽。之所以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打羽毛球,李鈞照說:“是因為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愛,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工作之余也有了娛樂。”
第三次參加全運會群眾羽毛球賽
廣東隊挺進四項決賽
四個年齡組別團體決賽10月26日展開,廣東隊挺進混合團體A組(25歲—34歲)和D組(55歲—64歲)決賽。在A組的爭奪中,面對實力強勁的湖南隊,年輕的廣東隊敢打敢拼。混雙組合路源/許臻在第一盤以2比0先下一城,女雙組合譚婷婷/丁雨薇在第二盤打滿3局,以1比2惜敗。在決勝的第三盤男雙比賽中,黃柏智/黃煒皓直落兩局獲勝,鎖定勝局。32歲的路源和25歲的許臻都是來自深圳的業(yè)余球手,他們這次在家門口發(fā)揮得特別好,從小組賽到?jīng)Q賽,他們?nèi)〉昧B勝。展望下一屆全運會時,他們希望能在各自組別繼續(xù)打下去。
在D組決賽上,廣東隊以1比2不敵香港隊,摘得銀牌。香港隊的選手們表示,這次在粵港澳三地首次聯(lián)合承辦的全運會上奪冠,意義特別重大,他們希望能一直在全運會打下去,用自己在賽場的拼搏體現(xiàn)香港人的“獅子山精神”。
廣東隊第三次參加全運會群眾羽毛球賽,在九個項目中挺進四項決賽,斬獲2金2銀,創(chuàng)歷史最佳成績。廣東省羽毛球網(wǎng)球運動管理中心書記、廣東省羽毛球協(xié)會秘書長黃紅泰賽后總結(jié)道,廣東隊不僅取得歷史性突破,還體現(xiàn)了群眾羽毛球在廣東的蓬勃發(fā)展。在廣東省體育局的帶領(lǐng)下,廣東省羽毛球協(xié)會經(jīng)過四年的備戰(zhàn),努力實現(xiàn)目標,運動員積極參與選拔和備戰(zhàn),在比賽中也展示出東道主頑強拼搏的風采。省羽協(xié)將繼續(xù)努力,繼續(xù)促進廣東群眾羽毛球高質(zhì)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