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關于支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下稱《若干措施》)日前正式發布,擬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輻射大灣區的科技服務集聚區,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科技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組成部分。2021年以來,前海規模以上科技服務業企業數量年均增長超10%,產業鏈覆蓋度超60%。
“前海科技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關鍵增長極,已形成‘研發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業加速’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5年9月底,前海已集聚科技企業5.5萬家,現代服務業企業超12萬家,其中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主導產業占現代服務業比重超35%。
此次“支持科技服務業重點領域加快布局”是《若干措施》的重中之重,前海將支持“研究和試驗發展、知識產權、工業設計與專業設計服務、技術轉移轉化、企業孵化、檢驗檢測、工程服務”等七大科技服務業重點領域發展,單個機構每年可獲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
“該舉措具有鮮明政策導向性和行業激勵性,有助于前海吸引更多高端服務資源集聚,推動形成更加完善、協同、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生態體系。”紫藤集團副總裁、專利代理事業部總經理張永明說。
前海知名工業設計與專業設計服務機構蕉內副總裁藏蕾也認為,這直接降低了企業開展設計研發的成本,使其更敢于投入資源,針對產品的外觀、功能乃至用戶體驗等進行深度優化和原創開發。
《若干措施》還多維度制定扶持政策,形成全鏈條產業扶持閉環,引導科技服務機構專業化、市場化、平臺化發展,推動前海建設科技服務集聚區。
在空間保障方面,加大科技服務業空間供給,對于符合不同條件的科技服務業機構申請創新型產業用房,分別按市場評估價的30%、50%及70%收取租金,最高予以一年免租支持。
在成果轉化方面,支持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高校聯合企業在前海合作區設立科技服務業機構,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支持源自港澳及國際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前海合作區進行產業轉化。
對獲得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1000萬港元以上的項目,上一年度在前海研發投入300萬元以上的科技服務業機構,按照研發投入的20%予以獎勵,每年最高150萬元,累計支持不超過3年。
“《若干措施》明確支持國際重大科研項目成果轉化,這對獲得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的如‘產學研1+計劃’和‘InnoHK’等項目,在內地開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具有一定吸引力。”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楊紅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