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在廣州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市委科技辦專職副主任孫翔透露,日前,廣州正式出臺《廣州市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聚焦智能無人系統、具身智能、細胞與基因、未來網絡與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等六大方向,著力打造全球未來產業重要策源地和發展高地。
《實施意見》作為系統性行動綱領,創新構建“6大核心產業+X個潛力賽道”的動態發展體系,提出“動態監測—技術策源—場景牽引—生態培育—開放協同—治理創新”六維發展框架,部署八大重點行動,推動未來產業聚勢成鏈、加速崛起,為廣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六大核心產業是“主戰場”,立足廣州產業基礎與優勢,錨定廣州有扎實基礎和明顯優勢的領域精準布局,目前已形成領軍企業引領、重大項目支撐、全鏈條發展的良好態勢。
在智能無人系統領域,依托億航智能、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全球領軍企業構筑的先發優勢,面向未來出行、無人工廠兩大場景,打造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
具身智能領域,以琶洲人工智能集聚區,以小鵬、廣汽機器人的自研能力為突破,以里工、高擎的產業化能力為支撐,加強核心技術、關鍵部件、整機研發的全產業鏈布局,加快智能制造、康養服務等場景規模化落地;
細胞與基因領域,依托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π-HuB國際大科學計劃等平臺,發揮我市人源器官培育、TCR-T療法、活體器官移植等領先成果優勢,推動基因治療、靶向遞送等前沿技術臨床轉化;
未來網絡與量子科技領域,聚焦6G通感算一體化和量子通信優勢,打造超級無線寬帶等五大場景;
前沿新材料領域,依托國家新興產業創新中心等平臺,金發科技等17家上市企業梯隊,布局超導、新能源與電子信息、生物醫用與智能制造三大材料體系,搶占先進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未來健康等產業領域競爭優勢;
深海深空領域,憑借“夢想號”萬米鉆探船、中科宇航商業火箭、海格通信北斗導航等拳頭重器,推動深海機器人、海洋牧場、可回收火箭、衛星數據服務等商業化發展。
此外,面向未來技術前沿,廣州建立“技術預見—動態評估—賽道孵化”機制,持續跟蹤腦科學與腦機接口、綠色氫能等X個潛力方向,確保產業布局始終前瞻與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