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秋意漸濃,最近惠州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多了不少外地游客的身影。這條全長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串起了博羅縣和龍門縣沿線9個鎮和54個行政村,鏈接起環南昆山—羅浮山的生態資源。據統計,僅國慶中秋假期期間,就有超過4萬人次騎行愛好者前來游玩打卡。
農房變客房、農產品變商品、農村變“香”村……在惠州,農文旅融合發展正加快重塑鄉村價值,帶動產業升級與農民增收。搶抓引領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惠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農旅結合、以旅興產。今年上半年,全市1043個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15.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2%,高于城鎮居民1.8個百分點。
空心古村蝶變網紅目的地
近日,惠州舉行“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精品文旅體項目集中發布暨金秋嘉年華”活動啟動儀式。博羅縣長寧鎮徐田村作為其中之一的分會場,向游客展示了從“空心古村”到“活力網紅”的華麗蝶變。
羅浮山下的徐田村蘭門小組原本是空心村,當地通過盤活178畝土地資源,在不改變原有老屋主體架構的基礎上,打造集休閑旅游、農耕文化、田園體驗為一體的羅浮山下蘭門民宿,讓傳統村落的“老資源”轉化為共富“新動能”。如今,蘭門田園康養生態旅游區已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實現了經營性盈利。該民宿還為村集體年增收租金約15萬元,帶動50多名外出村民返鄉就業創業,打造露營地、集裝箱清吧等商業新業態。
位于龍門縣的長灘村,同樣是空心村改造的成功范例。引領區建設以來,長灘村引進總投資約3億元的傳統村落活化利用項目,以現有古村落建筑為基礎,對古村落空間布局、建筑風貌進行系統性修繕,發展主題民宿集群、溫泉娛樂、特色飲食、非遺體驗等業態,打造成集溫泉民宿、農業研學、商旅游樂于一體的農文旅綜合體。項目累計盤活226戶共605間閑置房,正式運營后預計月游客量達5萬人次,年營收超5000萬元,每年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50萬元、村民增收600多萬元,帶動100多人就業,實現村落保護、產業發展、村民增收的多方共贏局面。
這是惠州推動農文旅融合、讓“流量”變“留量”的縮影。引領區的規劃建設,讓惠州鄉村酒店民宿產業發展跨上新臺階。自2024年以來,博羅縣和龍門縣新增173家鄉村酒店和民宿,總數突破1000家、床位逾3.3萬張。如今,惠州已在引領區范圍內形成了793家民宿、3.1萬張床位的產業集群。博羅縣、龍門縣入選“年度最具投資潛力目的地”,2025年上半年,兩縣接待游客超9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50億元。
文旅體融合打造戶外運動小鎮
在引領區,一條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成為惠州暢通文旅體融合發展“大動脈”。
目前,218最美旅游公路沿線16個驛站已全面運營,并引入裸心集團、過云山居等十大頭部民宿品牌。據悉,16個驛站以宋代文豪蘇東坡的“清溪淺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話”等16件樂事詩句為主題,展開在地化設計,僅用時1年就完成建設,配置了文化展示、輕食茶飲及生態體驗場景。
在位于博羅縣橫河鎮的顯崗水庫驛站,“過云山居”品牌以“飛來家禽自語”為主題,創新打造了“民宿+驛站”綜合體,還原宋代美學,打造33間客房及多元配套,為騎行及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高端住宿、能量補給與專業自行車維修服務,吸引了不少自駕游客特意停車駐足。
以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為軸,戶外運動小鎮即將成為引領區的全新流量入口。
位于博羅縣橫河鎮郭前村的戶外運動小鎮占地面積約4000畝,引進全國最大戶外運動協會“磨房”總部。綜合戶外運動服務區、疏林草坪戶外區、磨房未來總部區,以及綜合服務中心、磨房基地和沿湖戶外運動帶構成的“三區兩心一帶”,將可開展森林徒步、越野跑、摩旅、攀巖抱石等39項戶外運動項目。
據悉,在正式啟動運營后,該戶外運動小鎮將實行“每月一主題”的賽事及活動策劃機制,持續為愛好者帶來新鮮豐富的運動體驗,充分利用羅浮山下的綠水青山資源,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為當地旅游業持續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