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時孩子不在,我一個人做飯太難控制量了。在這里吃,兩葷兩素搭配米飯例湯,才15塊錢,太方便了!”社區老人姚麗英興高采烈地說。
9月25日,汕頭市金平區金砂街道金豐社區“佰家豐味”社區食堂正式進入營業階段,飄出的飯菜香,吸引了不少長者、年輕上班族和快遞小哥前來體驗。這個可容納80人同時就餐的空間,不僅是解決日常用餐的便民場所,更是金豐社區構建“15分鐘黨群服務圈”的重要一環。
作為汕頭市首個城市社區社會企業運營的民生項目,該食堂面向全社會開放,以“惠老、暖新、睦鄰”為理念,推出多項暖心舉措:65周歲以上長者、新就業群體就餐可享8折優惠;每日提供10份免費愛心素食;每月25日開展愛心捐贈,惠及孤寡老人、低保戶等群體。食堂門前還設置了24小時自助飲水機,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便利。
“我們希望社區食堂不僅是吃飯的地方,更是拉近鄰里情誼、展現社區大愛的平臺。”金豐社區黨組織書記魏忠吟表示。未來,這里還將成為社區延伸服務站點,舉辦長者生日會、傳統節日民俗活動等,讓“舌尖上的幸福”串聯起整個社區的溫情。
社區食堂順利落地的背后,是金豐社區積極探索“社區合伙人”培育機制的成果。近來,社區充分發揮黨組織主導作用,通過線下走訪、線上發布招募視頻等方式,廣泛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愛心商企、社會組織和熱心居民加入社區共建。
目前,該社區已成功吸引38家單位和50余名志愿者組建起“黨建共建合伙人”“商企合伙人”“個人合伙人”三支隊伍,持續擴大社區“朋友圈”。這些“合伙人”不僅為社區注入資源,更共同參與服務設計與提供,推動社區服務從“單向輸送”轉向“互利共贏”。
在這一機制下,社區逐步探索出“公益+低償”的運營模式。成立汕頭市首個城市社區社會企業——金平區金鄰社區服務有限公司,通過資產出租、合作經營等方式,實現社區“自我造血”。
金豐社區的探索,是汕頭市深入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提質行動的縮影。汕頭市堅持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以12個省級試點村(社區)為重點,圍繞群眾需求,因地制宜打造聚人氣、有特色的黨群服務陣地。
在空間布局上,汕頭推動“一核多點”體系構建,不僅優化黨群服務中心功能,還延伸建設152個黨群服務站、1025個戶外勞動者服務驛站,服務內容涵蓋老中青少各年齡段需求,并推行“周末不打烊”等便民機制,讓服務更貼近群眾生活。在運營機制上,鼓勵社區與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多元主體合作,推廣“積分制”“黨群服務超市”等模式,激發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從一頓熱飯出發,到多元服務矩陣形成,汕頭正以扎實的行動,將黨群服務深深融入社區日常,讓黨群服務中心成為居民“愿意來、經常來、喜歡來”的溫馨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