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加強廣東與國內頭部演藝機構的交流,推動產業政策落地,9月10日,廣東省演藝市場政策推進落實座談會在廣州舉行。
來自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英皇娛樂、北京創娛無界、北京中成視覺、開心麻花、吳氏策劃、保利文化、北京摩登天空、北京大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等18家全國演藝頭部企業和單位代表參會并交流發言,真心實意為廣東演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諸多切實可行的建議。
廣東是演藝市場發展壯大的沃土,不僅文化和旅游消費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演藝市場供給充足,且演藝消費需求旺盛。這場座談會,是繼今年5月22日重磅出臺《關于推動廣東演藝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后,廣東推動產業政策落實、演藝生態優化的又一強力舉措。
聚焦“演藝+”新業態
拓展新邊界,開辟新賽道
今年深圳文博會上,廣東發布的“演藝市場政策17條”政策包提出,要拓展“演藝+”融合業態,創新演藝空間利用。這也是本次座談會諸多與會嘉賓關注的重點。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燕提出,希望能夠進一步加大鼓勵新業態的發展。在政策包多次提及的演藝新空間方面,潘燕建議拿出更多務實舉措,“從產業培育、人才培育、市場培育的角度而言,小劇場、新空間是非常有必要的抓手!”
潘燕分享道,近年來通過線上直播培育的方式,像寧波演藝集團甬劇這樣一個小的地方戲種,都能通過兩個演員的走紅,為劇目演出引來跨城觀演。“在線上線下融合的大趨勢下,希望廣東能在這方面有更多鼓勵和支持的措施。”她說。
同樣聚焦新業態賦能,保利文化集團副總經理、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姚睿介紹,保利文化正在與深圳一些博物館、廣州的許欽松美術館等積極洽商,將保利拍賣與文體、文博等板塊打通。“我們希望在綜合場館的多業態運營上,積極嘗試‘文化+科技’‘文化+體育’‘文化+藝術’多元融合。”姚睿介紹。
粵滬聯動共贏
共建平臺、共育人才、共享市場
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元背景,廣東發展演藝市場具有堅實的發展基礎和資源聯動的潛力。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譯泰表示,廣東新推出的演藝市場政策方向明確,覆蓋面廣,特別是提出要打造一批內容制作與藝人經紀龍頭企業,這與英皇娛樂在廣州設立大灣區總部的初衷高度契合。
積極響應演藝人才聯合培養和建立演藝人才數據庫等政策號召,唐譯泰表示,希望未來能夠整合大灣區媒體平臺及高校資源,共同培育本土新人。同時,他也特別看好政策中提出的支持推出“演出+旅游”產品、推動打造粵港澳演藝聯盟建設等內容,“這將為我們行業協同發展提供寶貴的機遇,推動演藝資源互通,共同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大灣區演藝市場”。
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即將于9月16日正式開幕,而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也開幕在即。今年廣東作為受邀主賓省,將與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共同在滬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周”。粵滬兩地演藝市場的密切合作將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李明表示,同樣作為國家級的國際藝術節,上海國際藝術節非常希望能與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節聯手共同發展。對此,他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內容聯手,目前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每年國際類項目占全部項目數的60%,在國際類項目上“兩節”聯動,能夠實現降本增效;二是在全球范圍內,“兩節”可以聯動國際著名藝術節、著名藝術機構,共同尋找項目,共同委約優秀劇目,同步打開國際國內市場;三是通過“兩節”平臺的進一步打通,讓長三角和大灣區的演藝資源能夠形成互通互聯互動;四是聯合培養年輕藝術家,通過藝術節讓長三角和大灣區的年輕藝術家有更多更大的平臺,得到更多扶持,真正做到通過藝術節推動“出人”“出戲”。